性皮炎,丘疹,冰片,皮疹,因素

提問: 濕疹的過敏原是什么? 問題補充: 濕疹的過敏原是什么?它產生的機理是什么? 医师解答: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炎癥性皮膚病,其臨床特點為多形性皮疹,傾向滲出,對稱分布,自覺劇烈搔癢,病情易反復,可多年不愈。 〔病因〕 病因較復雜。多由于某些外界或體內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致。因果關系較復雜,其他影響因素亦多,因而與接觸性皮炎不同。原因不易除去,易傾向復發和慢性化。 外界因素:如化學制劑、化妝品、香料、染料、清潔劑、動物毒素、蛋類、魚蝦及牛奶等異性蛋白、花粉、塵埃、細菌感染、日曬、寒冷、搔抓等。 體內因素:過敏性體質,代謝、內分泌或消化道功能紊亂,神經精神功能障礙,過度疲勞,精神緊張,病灶感染,腸寄生蟲病,靜脈曲張,多汗,皮膚干燥等。 〔發病機理〕 可能為在復雜的體內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基礎上所致的遲發性變態反應。但有些濕疹則與變態反應無關。患者反應性的改變,常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有些還不清楚,尚有待今后研究。 中醫認為本病常因飲食失節、嗜酒或過食辛辣刺激腥發動風之品,傷及脾胃,脾失健運,致使濕熱內蘊,又外感風濕熱邪,內外兩邪相搏,充于腠理,浸淫肌膚發為本病。或因身體虛弱,脾為濕因,肌膚失養。或因濕熱蘊久,耗傷陰血,化燥生風,而致血虛風燥,肌膚甲錯。 1.癥狀及診斷要點 急性濕疹 (1)皮損呈多形性,經過中常循一定規律,開始為彌漫性潮紅,以后發展為丘疹、水皰、糜爛、滲液、結痂,常數種皮損同時并存。 (2)病變常為片狀或彌漫性,無明顯境界。可并發于身體各部,而以頭、面、四肢遠端、陰囊多見。常對稱發病,嚴重者可泛發全身。 (3)經過急劇,炎癥明顯,傾向濕潤糜爛,經適當治療后,約2~3周可以治愈,但常易反復發作。 (4)自覺灼熱及劇烈痛癢。 亞急性濕疹 (1)為介于急性與慢性濕疹間的階段,常由于急性濕疹未能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致病程遷徙所致。 (2)皮損較急性濕疹輕,以丘疹、結痂、鱗屑為主,僅有少量水皰及輕度糜爛。 慢性濕疹 常由于急性和亞急性濕疹處理不當,長期不愈或反復發作轉變而來。由于發病部位不同,臨床表現可略有差異,但一般均具有以下特點: (1)多局限于某一部位,如手背、小腿、肘窩、陰囊、女陰等處,境界明顯,炎癥不著。 (2)患部皮膚肥厚粗糙,嵴溝明顯,呈苔蘚樣變。顏色為褐紅或褐色,表面常附有糠皮狀鱗屑、伴有抓痕、血痂及色素沉著。部分皮損上仍可出現新的丘疹或水皰,抓破后有少量漿液滲出。發生于手足及關節部位者,常呈皸裂或疣狀。自覺疼痛,影響活動。 (3)慢性病程,時輕時重,無規律性,常反復呈急性或亞急性發作,尤以精神緊張時為甚。 (4)平時自覺癥狀不著,每當就寢前或精神緊張時出現劇烈瘙癢。 濕疹的發病,有的僅經急性期或亞急性期,數周后而治愈,但一般常因反復發作,各期經過可交叉或同時存在。因此在不同的部位可見了各期皮疹同時存在。既有皮膚增厚苔蘚樣變,又可見新起的丘疹水皰或伴有紅腫糜爛、結痂、脫屑等。亦有少數患者開始時急性濕疹的表現不甚明顯,表現為亞急性甚至慢性濕疹者。 2.辨證分析 濕熱并盛型:發病急、病程短。心煩、口渴。大便秘、小便赤少。皮損潮紅欣熱,腫脹,滲出顯著。舌質紅,舌臺白或黃。脈弦滑或滑數。辨證屬濕熱兼盛,浸淫肌膚。 脾虛濕盛型:病程日久,口渴不思飲,大便不干或有溏瀉,皮損粗糙肥厚或兼有少量滲液,或可見抓痕鱗屑。舌質淡,舌體胖或有齒痕,舌苔白或膩,脈沉緩或滑,辨證屬脾虛濕盛以致肌膚失養。 血虛風燥型:慢性經過,皮損肥厚,角化皸裂,或有抓痕血痂。舌質淡,舌苔白。脈沉細或沉緩。辨證屬久病耗傷陰血,血虛風燥以致肌膚甲錯。 3.鑒別診斷 (1)接觸性皮炎 應與急性濕疹鑒別。 (2)神經性皮炎 應與慢性濕疹鑒別。 (3)脂溢性皮炎 經過中可有濕疹樣改變,但本病主要發生于頭部、胸前、背部中央、腋窩、陰部等皮脂分泌較多的部位,常先自頭部開始發病,向下蔓延,損害主要表現為黃紅色或鮮紅色斑,上覆有油膩性鱗屑或痂皮。 【診斷與鑒別】 主要根據病史及臨床表現特點,診斷較容易。急性濕疹皮疹表現為多形性、對稱分布,傾向滲出;慢性型皮損呈苔蘚樣變;亞急性損害介于上述兩者之間。自覺瘙癢劇烈;容易復發。對特殊型濕疹應注意其獨特臨床癥狀,診斷也不困難。慢性濕疹需同神經性皮炎鑒別,神經性皮炎先有瘙癢后發皮疹。苔蘚樣變明顯,皮損干燥、一般無滲出、無色素沉著。好發于頸項、骶部及四肢伸側。可耐受多種藥物及理化等刺激。 【一般治療】目前西醫對濕疹尚無特效療法,多采用對癥治療。以內服抗組胺藥物治療為多,如苯海拉明、非那根、撲爾敏、賽庚啶等,既可單用或聯用,還可與鎮靜藥、維生素C等合用。外用藥劑型依據臨床皮損表現而定,如紅腫明顯,滲出多者應選溶液冷濕敷,紅斑、丘疹時可用洗劑、乳劑、泥膏、油劑等;呈水皰、糜爛者需用油劑;表現為鱗屑、結痂者用軟膏;若苔蘚樣變者多擇泥膏、軟膏、乳劑、涂膜劑、酊劑及硬膏等。 【獨特療法】我所近年來采用內服“濕毒清濃縮顆粒”,每晚睡前開水沖服一包;配合外用膚康凈洗劑治療,收到滿意效果。對局限性慢性濕疹,我所近年來采用皮炎靈封閉液皮下淺層注射封閉治療,收到滿意效果。7——10天一次,一般三次即可痊愈。 【注意事項】 盡量尋找發病原因并去除之,注意調整飲食,忌食辛辣刺激,避免進食易致敏的物品,如酒類, 海鮮貝類食物應禁用、以清淡飲食為好;盡量減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外用肥皂、熱水燙洗等;衣著應較寬松、輕軟,避穿毛制品或尼龍織品。 盡量避免較長時間或短期大劑量外用使用皮質激素類藥物,因為較長時間或短期大劑量外用激素制劑,還會成癮導致藥物依賴性皮炎。其副作用表現約有20多種:最常見的是用藥后病情迅速好轉,持續外用一段時間,一旦停藥后,在一兩天內用藥部位(特別是面部)可發生赤紅、觸痛、瘙癢、裂口、脫屑,以致發生膿皰,原發病變加重,又稱之為反跳性皮炎。當重新涂用激素后,上述病情很快好轉或消失;如再停藥,反跳性皮炎再發,而且比以前更嚴重。患者為了避免停藥后的痛苦,完全依賴于涂用激素。幾個月或幾年之后,皮膚明顯變薄,毛細血管擴張,有時出現紫癜等,特別是在面部可出現更深的持續性紅斑。涂用時間越長、產生反跳性皮炎也就越重。可使皮膚變薄、脆弱、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紫癜、真菌感染、痤瘡樣皮炎等。變得易受損傷;還可出現輕度多毛、多汗、皮下出血和傷口愈合困難等。 尤其是下面一些皮膚病更不適宜使用以上所述激素類制劑。 治療濕疹效方九則 1.青黛、滑石粉、賞柏各15克,冰片9克。共研細末,用麻油調糊狀,外涂患處,1日 3次。治療急性濕疹有良效。 2.枯礬10克,爐甘石30克,冰片6克,苦參15克,共研細末備用,外敷患處,1日2次,治療陰囊濕疹有良效。 3.蒲黃研末,將粉直接撒在濕疹處,外用紗布包扎,1日1次。 4.吳茱萸100克,研細末,加膚輕松軟膏調糊狀,外敷濕疹處,1日3次,一般用1次癢止,用6-15天可愈。 5.滑石、爐甘石各50克。冰片lO克,艾葉15克。共研末,裝入廣口瓶內備用,撒在濕疹上,外用消毒紗布包扎。 6.苦參研末,紫皮大蒜掐爛成泥外敷患處,1日3次。冶慢性濕疹效佳。 7.茄子1個,雄黃、枯礬各15克,先將茄子挖一個小孔,將上藥灌入孔內后封口,用草木灰火烤,將茄子烤軟,枯礬、雄黃滲透到茄肉內,再將茄子放患處輕輕磨擦5~t0分鐘。一般邊擦邊止癢,治急性濕疹有良效。 8.黃丹15克,冰片6克,氧化鋅20克。共研末,調香油外涂患處。1日3次。 9.蛇床子、大黃、苦參30克,楓球15克,黃柏12克,水煎外洗患處,1日3次,每次外洗30分鐘即可。一般用1次急性濕疹即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or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